100℃无法破坏毒性!这种“苦瓜”有毒,别吃!
俗话说 “夏季多吃瓜,法破中药不用抓” 夏天多吃丝瓜、坏毒苦瓜、性种冬瓜等 瓜类蔬菜有益健康100℃无法破坏毒性!苦瓜这种“苦瓜”有毒,别吃别吃!℃无江津市某某人力咨询专卖店
2025-08-01 09:58:48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令旗 责任编辑:张令旗 2025年08月01日 09:58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它们同属于葫芦科
不少人相信“苦味能去火”
所以当吃到苦味的有毒瓜也不会多想
殊不知
除苦瓜以外
其他葫芦科瓜类的“苦”
说明很可能有毒
瓠瓜
(又名葫芦瓜、蒲瓜、苦瓜夜开花等)
就是别吃尤其要注意的品种
虽然,经过人类长期选育
瓠瓜基本不产生致苦物质
但仍有少数瓠瓜
受外部环境影响后会变苦
而一旦发苦
看似普通的℃无瓠瓜就成了“毒瓜”!
福州男子误食发苦瓠瓜中毒晕厥
今年5月,法破江津市某某人力咨询专卖店福州的坏毒肖先生买了三根瓠瓜,吃到最后一根时,性种尽管发现味道有点苦,有毒他还是苦瓜吃了。不久便出现剧烈呕吐、胸闷、气紧、头晕以及腹痛和腹泻等症状。随后,肖先生晕厥并摔倒,被家属紧急送往医院。
为什么发苦的瓠瓜不能吃?
正常的瓠瓜口感清甜,但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味道会发生改变,变得发苦。例如:做嫁接砧木用的瓠瓜味苦不能食用,在种植过程中杂交造成后代基因变异,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异常气温、阳光、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或在结瓜过程中瓜藤被踩烂,都会导致瓠瓜味道变苦。
加热无法破坏瓠瓜的毒性
导致瓠瓜发苦和有毒的主要成分是葫芦素 B 和葫芦素 D,二者具有较强毒性。
瓠瓜中葫芦素的含量越高,吃起来越苦。更糟糕的是,这种毒素即使经过漂洗、加盐均不能去除,而且还耐高温,受热不易被破坏分解,翻炒、煮沸到100℃都无法破坏其毒性。
为什么苦瓜吃了没事?
因为苦瓜的苦味来源于葫芦烷型三萜化合物,和其他瓜不同,且苦瓜不易受生长环境影响,它的野生祖先就是苦的。
别小看了“吃瓜”中毒
葫芦素中毒后潜伏期为10 分钟~2 小时,一般症状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头痛,部分进食 3~4 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偶有手脚发麻、脉缓、浑身无力等症状。中毒严重时,毒素会强烈刺激肠道,损伤消化道,也会导致急性肝损伤,危及生命。
2024年发表在《现代医药卫生》上的一篇文章就报道了一个因进食了大量苦瓠瓜而导致中毒入院的案例。
患者先是频繁剧烈呕吐,胃及食管内压力急剧增高,造成贲门黏膜撕裂,而食管黏膜下层和贲门部存在众多血管丛,又引起呕血,因毒素具有强烈的肠道刺激作用,故出现腹泻、便血。该毒素对肝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作用,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酶被释放入血,故出现肝损伤。
炎炎夏日
如何避免“吃瓜中毒”?
歪瓜裂瓜不要买
买瓜时尽量不买歪瓜、裂瓜,它们大多生长期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
做菜之前舔一下
买回家可以切一块靠近瓜梗的瓜肉,舔一下若尝到苦味,整个瓜都不要吃了。
注意,切勿切断很苦的部位,留下不太苦的部分继续食用。
切瓜厨具要清洗
接触过苦味瓜的刀具、餐具、菜板等需清洗后再使用,避免毒素残留。
这些瓜发苦也别碰
除了瓠瓜,丝瓜、冬瓜等葫芦科蔬菜若出现不正常的苦味,说明同样含有毒素,绝对不能食用。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夏季是瓜类蔬菜消费旺季
食用时务必仔细辨别
除了苦瓜
其他瓜菜一旦吃到苦味
应立即停止继续进食
果断丢弃 以防中毒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科普中国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联合国称加沙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仍面临严重阻碍
- 北京中山公园唐花坞举办菊花精品展
- 北京等8地推出旅居养老机构服务平台
- 加沙地带多地遭袭 至少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无声的较量与厮杀!信息支援部队攻防演练首次公开
- 六旬老汉干四手转包工程,摔骨折后赔偿难,北京检察院出手!
- 大英博物馆宣布获赠10亿英镑瓷器,北京日报:赃物博物馆装什么糊涂
- 四川三台一女子8岁时被舅舅拐卖,44年后与亲人团聚
- 俄地震部门:堪察加半岛近海强震后测到约千次余震
- 缺席G20“全家福”,拜登去哪儿了?
- 上市首日成交近10万手!原木期货三大合约全面回调
- 张玉宁将伤缺对阵日本队的比赛
- 中方对新一轮中美经贸会谈持何立场?外交部回应
-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区一座公寓遭袭
- 颜值是她最不起眼的优点:一文带你了解今年珠海航展最火女飞行员
- 【视频】走起,带你看看“智慧乌镇”什么样
- 积分兑换火车票 点外卖送到座位前 搭高铁这些隐藏福利别错过
- 凡人微光|去世界尽头搞科研,是什么体验?
- 🏀贝恩21+10+6 恩比德35+11 乔治伤退 灰熊送76人5连败
- “群山环抱的童话之地”!必须去木里的N个理由
- 搜索
-